《稻.道.到》回歸大地的擁抱

環境

支持土地藝術家,讓土地及農村技藝生生不息。


提案人 : 土地藝術聚學堂x稲此一遊
目標NT $32,000
已募NT $37,400
台幣 116.88%
集資期間:2020-03-20 ~ 2020-04-22
已結案

回溯「稻道到」的歷程

感謝所有「稻道到」的贊助者,謝謝你們的支持,在稻道到的路上一起走。

今年(2021)旱災,水圳在去年(2020)十月便被鐵鍊鎖起來,並附上一個公文。突如其來的舉動,讓大家快收成的稻子瞬間沒水。一直到今年春天,春雨量不夠,政府宣告第一期休耕,而我們依舊在土地上學習著,並沒有因此休耕,耕種稻子的品種和區域跟去年不同,選擇了的秈稻(在來米),聽南部老人家說,在以前,人們第一期會種梗稻(蓬萊米),第二期則會種秈稻,也就是「看天田」,看當時老天爺給予了多少雨水,便收成多少。我們種稻的面積也縮小很多,希望對「稻」的經驗是一職不斷地累積下去,而不是做一次嘗試而已,懿昇用一生來做,整合所有為一。

在還沒有募資前,我們早已經開始「稻道到」,很感謝大家的看見與參與,懿昇把關於【稻】的簡易完整紀錄跟大家分享。所以要請有興趣觀看的朋友們,往下滑押滑,才看得到喔。而且可能要滑到最底篇,然後慢慢往上看,時間上剛好相反。

觀看全文

刺蔥風味岩鹽完成

春天的刺蔥葉,經過太陽日曬,由於天氣時晴時陰,過著追太陽的日子,終於完成乾燥。而後去除葉背滿滿的刺,手被刺到是正常的,以後也歡迎來認識刺蔥,一棵我第一次認識台灣本土香料植物,深深地愛上。
一大籃的葉子,打碎後,空間瞬間縮小很多,濃縮在這小小一瓶的刺蔥風味鹽,陪伴於生活中,一種獨特的土地滋味。


觀看全文

刺蔥鹽回饋品製作中

刺蔥鹽回饋品目前在採集植物日曬,敬請期待!
下圖為採集植物:刺芫荽,芳香萬壽菊,以及紅刺蔥。


觀看全文

募資成功,感謝贊助人!

感謝贊助支持懿昇行動的朋友們,你們默默地參與募資活動,希望懿昇和土地能永續下去,讓我們非常地感動,我們將這份支持力量轉注於土地,用生活來讓更多人可以連結與互動,維持土地生態自然的良善循環。
回饋品預計在五月底陸續發送,一日體驗券的兌換時間我們會再致電各位細談。

再次感謝大家對懿昇的厚愛與疼惜!我們會繼續努力!


土地藝術聚學堂x稻此一遊 敬上

觀看全文

稻道到之「到」--有人來到(2)----編織秧苗藍與蒔田管工作坊(二)

大家都非常認真與努力,一天就把需要的竹篾給削好,另一天,則是開始編啦!!我們將工藝轉為大家比較容易理解的方式,但對新手來說不是那麼容易,所以示範後,還是需要一個個引導,不過大家可以進到這部分,很厲害!!

示範六角起底

問題在哪裡?只要有一個錯,就編不起來~~

示範立腰與籃身

我們也跟著一起編屬於我們的秧苗籃,因為編完就可以體驗前人到底怎麼用這籃子來插秧,為什麼需要它呢?

每個人得尋找選擇一個適合自己大拇指的竹管,再削成「蒔田管」,也是插秧時會使用到的工具,將秧苗分蘗(動作)時,保護手指頭不痛的工具。


蒔田管有兩款,這是其中一款


完成時的大合照,期待驚蟄時刻用自己編的秧苗藍與蒔田管來插秧!!!!!!!!!宇宙最酷的事


觀看全文

稻道到之「到」--有人來到(2)----編織秧苗藍與蒔田管工作坊(一)

這真的是需要機緣,很有福氣地,我們邀請了賽夏日長老親自帶著我們入山砍竹取材,親自拿大柴刀剖竹削竹,最後編織成預備插秧的秧苗籃,以及按照每個人手指的大小尋找竹管,量身訂做自己的「蒔田管」,而我們做一個工藝師與新手民眾之間的轉譯橋梁。

用方位以及竹子的顏色來辦別是否適合。

前人總是流傳一句話,竹子要用「砍」的,不要拿鋸子鋸。

各地對傳統有興趣的朋友撥空前來,大家難得齊聚一堂,都非常地珍惜日長老為我們分享的一切。

要先把竹節處理過後,就可以開始剖竹。

我們一邊協助,也一邊學習與實作。

將竹子等寬的剖,完成後就是要削竹篾,取竹皮的位置。

動手做的時間總是比較快,晚餐當然也是懿昇特色在地食物,月桃奶茶、刺蔥鹽醃豬肉、、、等等,連烤肉的爐子都是現場磚頭有機組合出來。有引領的耆老,有大自然的環境,有風味的飲食,有關愛的人們 ,如此幸福的生命時刻。

觀看全文

專門育秧苗的田

了解一個地方的文化,最好的方式,就是跟著一起實作。因此我們才選擇了稻。大南埔到四灣為南庄大米倉,可見他的重要性。

也因為種稻,我們注意到了秧苗,原來,還有專門育秧苗的地方,好美押。

像劉姥姥進大觀園,對插秧機器也很好奇,一捲捲像蛋捲的秧苗片,準備著要出門去為農家插秧。而我們呢?到時候不是用這個機器啦,而是人工插秧。

以前,我總蹲在路上,看著農夫插秧,深感好奇,但又怕生手壞了農家的生計,沒錯,那都是農家未來養活家人的工作,豈能讓我下去「體驗」,因為體驗一定會有耗損。等了十幾年,我們終於有這個機會,可以親自下田用手插秧。

觀看全文

稻道到之「到」---有人來到(1)

開始有人也來參與,學習怎麼拿鋤頭,體驗身體該用甚麼樣的姿勢,以及土的互動反映與調整

不只是用鋤頭,我們還要最好用的----雙手,用雙手來鬆土,感受土的乾濕鬆硬;用雙手來搓草,感受豬耙子的好用。漸漸地體會到,人與土地間的語言。

在土地上,每個汗水都是學習,不是苦差事,有許許多多事務等待我們好奇地觀看與觸碰。以土地為椅,涼風與豐富香氣為空調,配上我們帶來的水果與茶水,開心至極。但,若你依舊煩心於都市工作,就沒有與土地同在~~放空一下吧,來土地和我們一起,一起~~

觀看全文

忍不住,先來試編秧苗籃

砍了竹子,削起竹篾,心中迫不及待

試著編織看看,若是民眾參與,會遇到甚麼問題呢?我們先以新手觀點來試做

觀看全文

挖好溝後,準備翻田

挖溝不是一天就可以完成的,加上還有水,讓鋤頭變得很重,土也很重。

雖然很辛苦,但做好擋水的土崎和排水的溝渠,是重要的,我們笑說,很像在挖運河ㄋㄟ

我們請一樣友善環境的劉大哥幫我們打田,當初,也是他承租這一大片,但這一小塊在水源頭的田租金太貴,所以邀請我們一起加入保護土地的行列,因為水源頭一旦灑農藥,水流下去的田就會有農藥。

看著田漸漸地打平,可以準備開始,心裡很開心。

懿昇田,一生田,盡我們的力量守護她,期待!!!!!

觀看全文

為插秧稻挖較高的土崎與排水規畫

我們租下了一分多的土地,打算按照傳統的方式,除了翻田需要請機器外,全部都是純手工,試圖在尋找古人的智慧。因此,我們把田分一半,一半種稻,一半種其他的植物。水田需要可以存水與放水的調節機制,所以我們在這邊先挖一個深的土崎,是將來可以擋水用的。

以人力與鋤頭挖掘,得要熟悉與掌握身體與工具間的力道與角度,深深為前人製造鋤頭佩服不已,這是一個省力的工具。而鋤頭還有分公的和母的。公的鋤頭較瘦小,適合挖深;母的鋤頭比較寬大,適合搬移土。

觀看全文

尋找編織秧苗籃與蒔田管的工藝師

四灣這塊土地交融著客家族群與賽夏族群,這位是賽夏的工藝師-日長老,也是熟識快十年的緣分,這次的插秧稻,是以日長老的經驗重現,我們認為,一件事物,不是只有一個絕對的做法,而是透過不同的族群,有不同的思維與做事的方式,例如光是插秧,我們理解了客家人和閩南人插秧走向的不同。

我們特地拜訪日長老,希望邀請他來帶領我們從土地開始製作秧插時會用到的工具-秧苗籃與蒔田管,並且討論工作坊的場域、材料、工具、時間等等的安排,為專業工藝師與民眾做一個適切的橋樑方式。

觀看全文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