突破舒適圈、遠赴尼泊爾為孩童的教育服務


提案人 : Seeds from Sea
目標NT $50,000
已募NT $25,000
台幣 50%
集資期間:2023-08-15 ~ 2023-11-01
剩下:37天

​PA的籃球賽~


在PA的男生宿舍運動區域中,有一座籃球場,PA的同學相當喜歡打藍球,對他們來說,這是相當重要的休閒運動,PA所組成的籃球隊也曾經去比過賽,成績聽說不錯。


在這幾天,有許多男生邀請我們去打籃球,從3 vs 3, 2 vs 2,一直到1 vs 1都有,我必須承認,我的確會打籃球,也曾經加入過籃球隊,但我並不喜歡打球,球技也很糟糕,只是在他們的盛情邀請下,我只好硬著頭皮跟他們打

結果,在第一局的時候,我們的台灣聯隊竟然意外的獲勝了(據說是因為他們打了疫苗手舉不起來才讓我們有機可趁),但是後面的單挑就沒有這麼簡單了,因為單挑的時候,我被電的超級慘的,比分差了十多分,跟我比的一位男生在從左側進攻的地方隨便勾,隨便進,後來經過我的觀察,他不會投籃,而且只能從左邊用勾的進攻,所以我就大方地只防他的左側,干擾他的勾球,並且運用我的優勢,盡量多搶籃板,果然這招奏效,比分才沒有差的這麼難看,但不得不承認,他們的球技真的出乎我意料的強,許多時候還真的防不住。

在經歷過幾番的換隊友之後,我們打的目標似乎已經不是為了爭取勝負,而是變成好玩了,我們大家紛紛下去組隊,連不擅長打球的之昕也下了場,依靠著場外的口頭技術指導來完成比賽。

結束的時候,一個男生跑過來跟我說,他今天打球真的打的很開心,他很喜歡跟我們打球。同時在後續的聊天他也跟我說到,他們很喜歡打籃球,但卻缺乏老師教他們,他們很希望有個老師可以教他們打球。
觀看全文

PA門牌製作

一門牌製作一

由於我們五人的畫畫實力不夠堅強,不敢在牆壁上留下痕跡。 所以一直在想著,如何為機構留下一些色彩。我們 發現,這裡的門牌都是用A4紙影印而成的,因此 找到了我們可以貢獻的地方——製作門牌。

於是我們就像PA的管理者提出我們的想法,在取得同意之後,我們就開始著手設計我們的門牌,並蒐集材料,終於趕在我們結束之前把新的門牌掛上PA裡面的小學~

看看我們的成果

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reel/2339119286285392






觀看全文

PA 社會學習任務完成分享

度度客進度分享

從8/4一直到8/31號,我們都一直待在PA中,每一天我們會進廚房工作、與孩子們分享課程、 一起做每日的環境清潔…
在離開PA之前,我們對機構的 House mother 進行了一次訪談,了解PA的運作方式、理念以及困難等等,在訪談過程中她主動向我們提起,PA因為非政府官方組織,所以完全沒有得到政府的補助,機構的一切食衣住行開銷全靠大家的捐款。但近年不知道什麼原因,捐款人數驟減,但是他們仍必須支付所有小孩的基本開銷(食物、生活、教育),因此現在其實財務狀況十分不佳。她也跟我們說,在尼泊爾仍有許多受刑人的小孩在監獄中等待他們,就道德方面他們實在不想拒絕這些小孩,但是現實層面,事實就是他們的資金已經無法容許機構再收留更多的小孩。
這也就是我們為什麼要發起群眾募資的原因,House mother也很實際的跟我們說,其實他們目前最需要的是一筆沒有指定項目的款項。
經過我們的討論之後,我們認為他們需要的也是建立一個可以固定資助他們的社群,而不是不固定的資助。
但我們能做的只是提供我們的陪伴以及發起這個計畫,資金的部分則是需要凝聚大家的力量來完成,如果您在看完我們的介紹後想要成為資助者,一同為這些孩子們的未來盡一份心力,除了透過我們的專案之外您也可以透過點選以下連結贊助:
讓我們用自己的力量在遠方支持他們,即便距離遙遠,我們的目光和心意也可以傳送到那裡,就像一直陪伴在他們身邊一樣。
觀看全文

在PA幫忙上的第一堂程式課

Hey! Justin, 你的興趣是什麼?這是PA的小朋友最常問我的一句話,我則會想了一想,跟他們說:「我喜歡電腦科學,也就是寫程式」,他們聽到之後會睜大眼睛問我:「哇~那你是一個駭客嗎?」,我心裡則想:「拜託,不是所有的程式設計師都是駭客好不好!」


PA 其實有一間屬於自己的電腦教室,電腦都是別人捐贈的,但是在PA的第一個禮拜,我從來都沒有看到它開過,我心想那麼好的資源,為什麼總是讓大門深鎖,不開放讓大家使用呢? 於是這就讓我萌生了想要教PA同學程式設計的念頭。PA的同學聽到我有這樣的想法後,都超開心的,每天就不斷地問我什麼時候要教他們電腦?

我先去找了PA的House mother 以及Sagar Mama 討論,了解到原來電腦教室大門深鎖的原因是怕同學亂用電腦和網路,為機構造成許多額外的問題。當下我就跟他們說,我希望教這些同學如何正確的使用電腦,電腦世界中不只是只有網路,如果是這樣那就真的太小看電腦了(當然,我沒有說的那麼直接)。同時我也保證,在教課程的時候,我列清楚規則,並確保這些電腦都不會連上網路。

同時我也列了簡單的課綱:
課程簡介:
我希望在這堂課結束時,大家能體會到程式的功用是什麼,並且對於程式的運作邏輯有一些概念;如果可以的話,我覺得最好能讓大家練習解析問題;同時,在教學的過程中將以Python 作為介紹工具。

課程內容:
1. 電腦的結構是什麼?
2. 程式是如何運作的?
3. Python 是甚麼? Hello Python!
4. 變數
5. 運算子
6. 判斷式
7. 迴圈
當然這些內容不可能在一個禮拜中就全部都帶完,至少需要兩個禮拜以上才有辦法。

雖然在這之前,我在社團中有教學的經驗,但是這是我的第一堂用全英文上的課程,所以我其實有點緊張,一到電腦教室的時候,我立刻開啟所有的電腦,並且插上事先準備好的隨身碟,用最快的速度把Python 以及VScode都裝好,並推好白板準備上課。

課程的進行狀況比我想像中的還要好,我必須說尼泊爾的同學都相當的認真聽,不時還做許多的筆記,雖然我的英文不是很流利,但是在搭配用電腦示範以及同學(子亮、佳妤、之昕、宜珈)的幫助,以及同學的認真,課程進行得很順利,大家也能理解我在說什麼。

最後是我個人的小小心得分享,在尼泊爾,這裡教育的內容節奏非常快,在小學一年級就在解釋CPU 、GPU 是什麼,我真的沒有騙人而且還是用全英文的來上課,原本在我的想像中,這些人都應該像跟怪物一樣的厲害。但是,或許因為鮮少碰電腦的關係,使這些同學始終停留在理論的部分,碰到電腦時,反而變得不知道怎麼做,每個人都將終端機的指令背的嚇嚇叫,但是卻不懂這些指令背後的邏輯,換一種指令就轉不過來了,所以當我們在寫程式時,許多人坐在電腦前面時是做不出來任何指令的,似乎像一個不會用電腦的人。

當然我覺得這不是他們的錯,他們每個人都超認真,甚至,我可以說因為他們知道學習的珍貴,比許多台灣的同學都還要認真學習,真正有問題的是現行填鴨式的教學,不是了解公式這些知識背後的原因,而是將結果背了下來,在實用時如果換了一種形態,就無法將其應用出來。

於是我在上課的時候,我不選擇將程式最後的結果直接告訴他們,而是讓大家一起討論結果可能會試什麼?以及鼓勵大家多試試看,畢竟「Never Try Never Know」,不要怕出任何錯,對任何讓程式跑出Error 的人,我會給予極大的鼓勵,並且邀請大家一起討論為什麼會出錯;同時我也邀請那些理解能力比較強的人上台,用尼泊爾文再講解一次給大家聽,除了讓不懂得人能夠再聽一次,也能幫助加深記憶。

我希望接下來能夠短短的時間,讓他們了解,嘗試以及實作的重要性。

感謝耐心閱讀
觀看全文
TOP